润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先后经历了水、动物脂肪、植物油、矿物油、合成润滑油及固体润滑的历程。欧美发达国家在润滑油、润滑脂等领域研究历史悠久,跨国公司在合成润滑油、润滑油脂添加剂、高端的润滑脂方面发展较早。我国在润滑材料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在润滑油脂领域,近年来开展了合成润滑油、特种润滑添加剂、高端润滑脂等研发工作,相关产品先后在航天航空、轨道交通、能源矿业、汽车装配、电子电器等领域获得规模应用,部分产品替代了进口产品,显著提升了我国在高端润滑材料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起始于建国之后的困难时期,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逐步建立了从飞机维修、仿制、自主开发的航空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沈阳、西安、成都、南昌为主要核心的飞机制造工业基地。并且在60年代聚集科研力量成功发射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建立了从科研、生产、发射、测控、回收的完整体系。在新时期下,相继完成了歼系列战机、运系列飞机的自主开发,相继装备空军,提高了国防实力。目前,已经开展商用大飞机、神舟载人航空、登月太空的国际水平项目,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承担了众多的航空航天润滑产品研发工作,拥有数十种航空航天润滑油脂,成功为各应用领域提供完善可靠的润滑保障。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还是国内石油炼制、润滑油脂质量检测与评定机构。不仅在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润滑产品方面,都有着相当的优势。开发的各类特种润滑油脂应用于铁路、电力、船舶、钢铁、冶金、电子等行业,开发新产品以及替代口产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特种润滑脂技术,是中国航天、中国航空、中船、宝钢等大型企业合作伙伴。石科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承担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提供特种润滑剂的任务,在两弹一星和嫦娥探月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天宫一号等每一项航天成就的背后,都有石科院专门研制的特种润滑剂产品。
在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中,石科院研制生产的特种润滑剂为航天器在距离地球三百多公里的太空轨道上完成“穿针引线”的精确对接提供了可靠的润滑保证。
石科院积极参与民用飞机项目,7253、7254、7950 等产品被选定为国产支线飞机的指定产品。还配合商用大飞机项目,进行配套润滑材料的研发与测试。
众多产品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和神州系列载人宇宙飞船工程,以及航空、导弹、卫星、舰艇和各种军用领域。
航空润滑材料的发展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 飞机制造朝着飞行速度快、 飞行高度高、 转动灵活、 大机载负荷和航程远等方向发展。 飞机工况条件更加苛刻, 相应地对飞机系统所使用的润滑材料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鉴于这种情况, 不断更新航空润滑产品标准并研制相应的润滑材料就显得至关重要。
飞机为使用润滑脂的部位很多,包括轴承、齿轮、滚动、转动、滑动部位都有应用,在要求高负荷性能的部位如操纵系统、军械系统、电机、仪表、螺杆机构等。润滑脂具有摩擦系数低、防水、工作温度范围宽、耐负荷能力强,密封性能好的特点,能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机件工作效率,预防腐蚀和延长机件使用寿命。
目前润滑脂执行标准以美军MIL为主,而波音等飞机制造企业也有一些特定的规格。由于牌号众多、性能各异,有些使用量较少的已经逐渐废弃,转而由更高性能的多功能、通用型润滑脂替代。现在主要应用的有MIL-G-23827通用航空润滑脂、MIL-G-81322宽温度航空润滑脂、MIL-G-21164极压航空润滑脂、MIL-G-3545航空机轮润滑脂以及部分特殊用途航空润滑脂。
我们早期仿制苏联润滑脂,目前大部分已经不再使用,在自主研发歼系列战机后,又以俄罗斯的润滑技术标准为依据,开发了7023、7014、7008、7011、7012、7257、7455、7457、7458等换代产品,在各新型军机上广泛使用。
90年代随着进口民用飞机的引进,国产航空润滑脂发展转向了欧美体系,基本以美军规范为基础,先后研制出以合成油、优质稠化剂 、高效添加剂的航空润滑脂,包括7253、7254、7256、7456、7030、7031、 7057多种润滑脂,首先用于国产军用飞机,并制定了一批国军标(规范)。
现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相继为商用大飞机、神舟飞船、登月项目开发新型润滑脂,随着原料及工艺的不断提高,不断加强科研力量,提升产品性能,为航空航天事业助力加油!
武汉东化 保障有力 使命必达 高效可靠
在航空军工领域,以保障有力,高效可靠为宗旨,赢得了中航、中船、中电、中车、中核、中兵等众多企业的信赖。